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本校為國立大學中創立校園虛擬偶像之先驅,由學務處與數位內容科技學系共同策劃與製作的虛擬偶像「神駒咖姆」,在校慶活動中首次亮相,即獲得同學們的熱烈迴響,成功在校園內掀起一股熱潮。

「神駒咖姆」團隊代表數位系謝承志與陳宜婕同學更於日前受邀於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青春i夢想》,在節目中暢談與分享創作歷程與心情點滴。兩位同學在訪談中侃侃而談,從最初加入團隊的契機,到製作與經營過程中如何兼顧學業與課外工作的種種壓力。承志分享當初是因為熱愛Vtuber文化而主動加入製作團隊,承志說:「能夠把興趣轉化為實踐計畫,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而宜婕則分享了自己原本就擅長影片剪輯,希望能發揮所長,為團隊貢獻一份心力。

有趣的是,承志表示自己平時就有接觸Vtuber文化,因此在構思神駒咖姆的人設與內容時,能更貼近觀眾喜好。而宜婕雖然原本對 Vtuber較為陌生,但在打造咖姆的過程中也逐漸被帶入Vtuber世界,成為她的愛好之一,更是工作的動力來源。然而,夢想的實現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提到過程中遇過不少技術瓶頸與挑戰,包括測試動畫、3D模型的穩定性、與校方協調合作流程等,甚至一度懷疑是否能夠如期完成階段性任務。「我們的角色不是遙遠的夢想,而是從一連串現實困難中誕生的成果。」宜婕語帶感慨地說道,她更進一步指出,幕後工作耗時又耗神,常常在課後加班到深夜,為了剪輯出吸睛的內容,不惜犧牲休息時間,「但也因為如此,我的剪輯能力有突破性的成長,未來若進入數位內容或影像產業,相信這段經歷會是很好的跳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在校慶期間首次正式對外亮相,透過校慶開幕的即時互動與攤位展示,神駒咖姆與觀眾之間建立了真實連結。「那次活動,我們真的又緊張又興奮,甚至有人夢到失敗的畫面,但當天看到全校師生的回應,所有努力都有了回報。」承志激動回憶道。從一開始的構想到團隊成形,神駒咖姆歷經許久籌備才破土而出,這一切背後,都是學生們與師長共同投入的心血。

承志與宜婕以青春洋溢的語調道出他們對夢想的看法:「追逐夢想,並不總是沉重壓力的選擇,而是在眼前自然出現了一條路,並且堅持下去」如今,透過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的節目,他們不僅代表本校發聲,也為全台青年樹立勇敢逐夢的典範。

神駒咖姆不只是本校校園虛擬偶像,更是一場關於創意、執行力與信念的青春實驗。未來,該團隊將持續優化角色內容,拓展與觀眾的互動形式,也希望能串聯本校更多系所的資源,打造屬於本校的數位新氣象。正如他們在節目中所說:「以我們年輕的熱血與肝臟,為夢想買單。」神駒咖姆的故事仍在持續,下一頁的篇章,也許就會寫上你的名字。

《青春i夢想》節目固定於每週日凌晨00:00至01:00,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台調頻網播出,播出頻率為台中、彰化、雲林FM103.5/苗栗FM103.9/南投FM98.1

收聽連結: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76